父亲离开我们十年了。
十年间,我总想写点什么,表达对父亲的怀念。可是,直到今天也没有写成,就像十年前父亲去世时没有写成一样。
我不怀念父亲么?当然不是。十年来,父亲的慈颜,默默在书房中与我对视;父亲的文集、摄影集、书法集和传记,静静在书架上与我为伴;父亲精神矍铄的身形神韵,时时出现在我的脑海;父亲一声“东儿”的亲切呼唤,刻刻萦绕在我耳边。这篇文章之所以没有写成,是因为这怀念太浓,于我的生活中它无处不在;是因为这怀念太深,在我的心灵里它无穷无尽……
俗话说,睹物思人,睹物伤情。我对父亲的怀念,远不止如此。
在我的心里,父亲已经化作无数的表象。目之所及,心之所念,父亲与我如影随形。我的心,可以跨越时空,与父亲交流;可以超脱物质,与父亲感应。
每当我看到感动中国的好人事迹,仿佛与父亲交流赞许的眼神。父亲与他们有着同样的情怀,并且以张扬他们为己任,一辈子用手中的笔为他们喝彩。
每当我看到民富国强的盛世景象,似乎同父亲共露会心的微笑。这是父亲一辈们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理想,如今民族中兴,人民幸福,父亲在天之灵一定倍感欣慰。
阅读历史,我觉得父亲就是岳飞,陆游,范仲淹的化身。国运艰辛时,未敢忘忧;风云变幻处,气节如一。
臧否文章,我独爱老爸朴实而激情的文风。那一篇篇荡气回肠的长篇通讯,饱含着对中原父老力透纸背的大爱和深情。
提笔写字,难忘一笔一划都是父亲手把手所教。壁上,父亲手书的中堂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苍劲有力,为我励志。案前,“堂堂正正别无所求”的座右铭铭牌正气浩然,诲我做人。更多父亲熟悉的手迹,珍藏在渗透着浓浓思念和谆谆嘱托的家书之中,密密麻麻的小楷,字字珠玑,句句贴心。
翻开相册,一帧一幅充满幸福温馨。头戴我送的绅士帽,足踏我买的健行鞋,父亲手持相机,风尘仆仆奔走在山水之间;北戴河、养马岛的海滨沙滩,祖孙三代尽情嬉戏,其乐融融;头发胡同的祖屋之中,父亲和母亲慈祥地端坐中间,儿子媳妇们环绕在周围,多么祥和的大家庭。
端起茶杯,眼前就出现父亲冒着北京的寒风,走遍四城亲自为我选购茶叶的场景;
捧着饭碗,父亲喜爱的吃食就会一一浮现:豆腐、鸡蛋、牛百叶、香椿,还有奶奶烙的油饼。
最难忘,与父亲度过的最后时光。父亲动了大手术,身体虚弱,我们陪他到深圳银湖宾馆休养。在那里,我第一次给父亲搓澡擦身,两个男人赤裸相对,寡言少语,内心却都是百感交集。在那里,父亲把我和若华叫到身边,由衷地表达一个老人对儿女的依恋之情。一个月的陪伴转瞬即过,道别之际,父亲用消瘦的身体紧紧拥抱着我,饱含恋恋不舍的神情,这是父子间的最后一别,就是再坚强的人,也难免潸然泪下。
太多了,太多了……
父爱如山,父子情深。这篇小小的千字文,只能算是我对父亲离去十周年的一点纪念。而深埋在心中的怀念,永远也写不尽,道不完。
我心中永远的父亲!